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世界最大语言资源库是如何建成的?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殊俗问津言语异”说的正是我国语言方言的丰富多样。 打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首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殊俗问津言语异”说的正是我国语言方言的丰富多样。

打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首页上是一幅中国地图,一个个红色、蓝色的圆形标记点密密麻麻地交织、遍布于整个中国版图,它们代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历时5年完成的1712个调查点的语言资源调查采集。红色代表汉语方言调查点,蓝色代表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涵盖123个语种和全部汉语方言,点击进去,就进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方言世界。

2015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下简称“语保工程”)启动。历经五年建设的一期工程,产出了这项最重要的成果——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

这个覆盖全中国各地区、各语言的大数据库,凝结着全国35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450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9000余位语言方言发音人的心血和汗水,一大批濒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得到科学系统的调查保护。

方言和母语是祖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声音,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不久前,语保工程二期正式启动,在新的五年周期,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采集的语言资源进行全面深度的开发应用,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乡音,是刻在我们身体里的思乡密码。这些来自田野调查的珍贵语料将被永久保存、被开发利用。哪怕在更遥远的未来,人们都能从如此丰富的语言中,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的喜怒哀乐。

“语言抢救”与时间赛跑

一支古老的阿侬语歌谣响起,浑厚沧桑的男性嗓音、优美的曲调,瞬间把人带到苍翠的山谷中,天边是悠悠的白云,脚下是流淌不息的江水,农田里是劳作的阿爸阿妈,在这动听的歌谣里,有世代生息繁衍的泥土的气息,有老屋上的袅袅炊烟……这歌谣,正是来自语保工程的田野调查。

阿侬人是怒族的一个支系,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缅边境地区。

2015年秋天,语保工程启动不久,81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少数民族语言专家孙宏开先生第10次来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对阿侬语开展深入的田野调查。

回望1960年第一次调查阿侬语,那时他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半个多世纪中,他对这个支系语言长时间地跟踪观察,亲历了阿侬语由濒危走向严重濒危的全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孙宏开先生及夫人刘光坤编审在四川甘洛调查尔苏语时与当地群众合影

孙宏开先生清晰记得,第一次调查时,这个支系一共有5000多人,有800多人还使用自己的母语。但当他1983年调查的时候,只有500人能够使用自己的母语,而且大部分都是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小孩则根本不会。1987年、1995年、1999年,他连续6次进行跟踪调查,最后一次去的时候,只有380多个人还能讲母语。

“以前多次调查的发音人,有的已经去世。这次语保工程需要重新物色发音人,但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发音人,有些词和句子就不如年龄大的发音人知道的多,最后是几个人在讨论中才完成了3000词词表的调查。”孙宏开先生说,使用人口不足1000人的弱势语言,陆续消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这是人类共同的损失。如果不进行视频记录,这些口头语言很可能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工作。

孙宏开先生和今年84岁的语保工程湖南省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鲍厚星,以及89岁的语保工程山东省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教授钱曾怡,都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普查。时隔60年,当语保工程启动,他们再次“出征”,带队奔赴田野,进行全面系统的抢救性调查记录。

许多语种、方言今天趋于濒危或面临消亡。语保工程宣传片里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在我国现存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有48种使用人口在5000人以下,其中有25种使用人口不足千人,赫哲语、苏龙语等使用人数不足百人。”

“语言保护”更像是在与时间赛跑的“语言抢救”。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莉宁介绍,语保工程一期完成了1712个调查点的语言资源调查采集,涵盖全国所有省区市,调查收集到123种语言和全国各地方言的原始文件数据超过1000万条,其中音频数据超过560万条,视频数据超过500万条。一大批濒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得到科学系统的调查保护。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1/0804/1063.html



上一篇:八个肢体语言,说明他喜欢你
下一篇:舌头的视觉反馈可影响语言学习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