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语言研究》栏目设置[09/30]
- · 《语言研究》数据库收录[09/30]
- · 《语言研究》投稿方式[09/30]
- · 《语言研究》征稿要求[09/30]
- · 《语言研究》刊物宗旨[09/30]
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中国老年语言学建设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 ——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 主持人语 人类生命个体有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与之对应的语言也有发生、发展、稳定、衰退的
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
——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
主持人语
人类生命个体有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与之对应的语言也有发生、发展、稳定、衰退的过程。老年人语言能力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蚀失、衰退甚至丧失情况,这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甚至基本生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养老服务事业的有效开展。《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并加强老年人语言研究,掌握老年人语言能力蚀失、衰退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设基础研究和服务社会并重的老年语言学学科,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研究服务国家事业的使命担当。——刘楚群
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老龄化形势尤其严峻。与此相应,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不可忽视。
1、留意老年人的语言问题
进入老年阶段后,个体面临的语言问题主要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衰老导致的语言能力退化与临床语言障碍,以及因社会角色变化形成的语言交际问题。
生理性衰老导致的语言能力退化。生理性衰老是指成熟期后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过程,其中包括大脑认知衰老,这会使很多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退化。生理性衰老是必然的,最显著的现象就是因发音器官衰老造成的音质改变,感官能力退化(如听力、视力下降)造成的语言理解困难,认知衰老造成的张口忘词现象,以及句法复杂度下降、谈话缺乏重点或较易偏题、阅读理解或书面表达能力下降等。当然,不同个体的语言能力退化情况具有差异性。如果个体进入老年阶段后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身心健康、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则可视为“成功老龄化”,此时个体的语言能力相对而言保持较好或衰退较缓。
病理性衰老导致的临床语言障碍。病理性衰老指包括罹患老年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脑卒中、帕金森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原因,造成大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认知能力下降,发生语言受损及障碍,可表现在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及语用等多个语言层面。以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为例,老年患者的语言障碍随着病情发展渐进式增多,早期表现为词汇提取困难、理解具有难度的话语时出现问题等,中后期则说话内容空洞、前言不搭后语、句法错误增多,出现语篇理解及句法加工障碍;病程后期,患者的语言流畅度严重受损,会自言自语或无意义重复,出现谵妄话语或言行激越,最终发生少言、缄默等。
社会角色变化形成的语言交际问题也不容忽视。个体在老年阶段具有独特的社会角色,并伴随相应的心理特点,因此语言沟通与社会交往特征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相关问题涉及老年人在健康医疗、养老照护、乐龄教育、社区活动等情景中的语言沟通,老年人语言交际与身份构建、代际沟通、成功老龄等之间的关系,老年人社会参与及语言欺诈识别,媒体话语中的老年形象构建,特殊群体老年人的语言沟通与社会参与,以及老年人临终关怀与语言抚慰等。
2、解决老龄语言问题需多方努力
语言问题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等密切相关,个人、家庭和社会需形成合力解决老年人语言问题,满足相应的实际需求。
充分利用语言活动促进个体实现积极老龄。
语言是个体发展、人际交往及社会参与等的重要媒介。家庭和子女可充分利用语言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积极老龄观,提高自我认同,并促进社会参与。已有研究表明,语言与衰老之间具有重要交互关系,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进行母语与外语的学习与互动、阅读与写作,可有效改善认知能力,延缓衰老。家庭、社区或机构可通过多种途径,整合各类资源,引导老年人进行口语交际、朗读背诵、立体阅读、书面写作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帮助维持或改善语言能力的同时,实现个体积极老龄。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1/032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