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类型的改编与构建:从文字到视听语言丨新力量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双翅目,科幻作者。作品散见于《科幻世界》《特区文学》等。出版有中短篇作品集《公鸡王子》《猞猁学派》。 谈及影视改编,尤其是商业化的改编,首先遭遇的问题或许不是“故事

双翅目,科幻作者。作品散见于《科幻世界》《特区文学》等。出版有中短篇作品集《公鸡王子》《猞猁学派》。

谈及影视改编,尤其是商业化的改编,首先遭遇的问题或许不是“故事”或“文学性”,而是如何“分类”。“类型小说”诞生由来已久,而类型电影或类型化的游戏,在上个世纪才普及全球,成为审美与商业共通的标签。如今,通俗的类型文学挣扎于“严肃”或“爽文”之间,需要更为精准的定位。此时,影视改编成为引导潮流、审美或话语权的标准。影视需要区分类型,类型可以细化市场、精准定位、带来收益,因此类型化更像某种结果,而非市场良莠不齐的缘由。

事实上,视听语言的艺术与文学作品二者之间表达系统的差异,比读者、观众、批评家想象中的更远。文字艺术与视听艺术虽属于同一市场类型,处理着相同的主题、内容、故事和角色,但表达质感与最终效果却大相径庭。因为面对两套不同表达系统,创作者之间能否在达成内容共识的基础上,自由使用自身的表达;读者或观众是否能感受两套系统不同的表达审美,分而视之,进行鉴赏;制作或营销方能否恰当地调整不同表达系统间的市场策略,都与最终效果息息相关。所以,从文字艺术到视听艺术的改编,不论是追求艺术效果还是市场效果,都需要一种表达系统范式的转换。这一转换天然需要感受和知觉的重构。现实主义主题对于审美重构的要求相对低,对于人物挖掘方式的要求相对高。带有幻想色彩的主题,如科幻、奇幻、推想,乃至悬疑与推理的想象性色彩,则对审美概念设计的要求较高,往往需要重新构建一套视听艺术语言。

以《刺杀小说家》为例,原小说采取了元叙事模式,异世界主角与小说家身份同构,他们在小说结尾重合。小说中异世界的质感更接近文艺电影或元叙事剧情片,影视改编则采取商业电影的策略,视听语言的重构以极端人物与情绪化人物为首,以情节跌宕和“熟知的”视效刺激为辅。于是,一部纯文学元小说需被置换为一部奇幻悬疑大片。这事实上是一种跨类型改编。因此,《刺杀小说家》的影视化挑战了双重难度:一,类型的转换;二,视听语言的重构。这对于文学或影视行业,都是较高难度的挑战。因此,即便影视的工业化已较为成熟,但行业与市场对于类型的理解、对艺术表达系统进行转换的娴熟程度,阻碍了电影的改编效果。工业化象征了技术的成熟,而工业化的审美创新、工业化前提下丰富的表达系统,或许才决定了工业化是否完整。

欧美影视改编的类型定位,以及对不同表达系统的转化与处理,都较为成熟。国产影视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或对时代剧的处理,有些与国外不分伯仲,而幻想类、科幻类或创新性作品,则整体有差距。比如近年来较火的悬疑推理改编电视剧,如《无证之罪》与《隐秘的角落》,两部限定剧基于原小说剧情,生发出切入案件氛围的视听审美,是比较现实主义的视听语言。而国产的奇幻作品,并未形成如《魔戒》系列或《冰与火之歌》的经典改编,也没有达到武侠小说的高度。

究其原因,在小说层面,托尔金与马丁分别构建了奇幻小说的文学性。托尔金的《魔戒》系列由童话《霍比特人》起,由《魔戒》三部曲形成反思二战与人性的史诗,由《精灵宝钻》探索西方神话的构建。托尔金拥有语言学与神话研究的底蕴,构建了精灵语、矮人语等语言。他将英国乡村田园的美好赋予霍比特尘世的“人性”。马丁经历科幻与奇幻写作,深通历史。《冰与火之歌》既参考英国玫瑰战争,也在“低魔”语境中,处理了预言与历史的叙事关系。熟悉改编逻辑的马丁并未追求情节化的“故事性”,而注重叙事本身的结构与节奏,注重人物塑造与人物视角的转换。场景、人物逻辑与叙事关系的清晰处理,为《冰与火之歌》的改编提供了便利。

于是,在改编层面,《冰与火之歌》选角的精准与镜头语言的复杂,匹配于小说叙事,但其影视改编的烂尾,也体现出影视创作者的把控力无法匹配于马丁本人,因而无法持续创新。较之而言,彼得·杰克逊对《魔戒》与《霍比特人》的改编,经历近20年的考验,仍属行业标准。拍摄《霍比特人》三部曲时,杰克逊一方面采取高帧率立体影像,一方面重塑矮人的形象。如果说托尔金让童话里花丛间的小精灵,变为承受历史与永生重担的精灵一族,杰克逊则将地洞里挖矿的小矮人,变为流落四方具有吉卜赛性格与民族创伤的矮人一族。换言之,杰克逊影视改编的成功,在于视听叙事与视听表达的不断创新,如此,方能让原著的故事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深入人心。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1/0321/768.html



上一篇: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问
下一篇:让爱能大声说出来——钱厚心语言|言语障碍康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