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互联网新时代语境下城市诗者的语言舞蹈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诗人的作品主要传播途径,已从纸质媒体成功移植于网络,华语诗歌的创作凭藉网络的便捷添加了腾飞的两翼,生发出革命性的变化,十余年来,诗歌作品的发表与交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人的作品主要传播途径,已从纸质媒体成功移植于网络,华语诗歌的创作凭藉网络的便捷添加了腾飞的两翼,生发出革命性的变化,十余年来,诗歌作品的发表与交流,历经网站投稿与留言板张贴、论坛(社区)互动交流、博客与微博自媒体发布、微信朋友圈与微信群半熟人化交流四个阶段。其间,以城市生态书写为主的新媒体诗人群体自然形成,这些作者大多集结在以上海为中心向内陆扩散的长三角城市群、北京为主的环北京城市群、广深为主的珠三角城市群,这三个群体又以长三角为主,诗情恣肆,意见喧嚣,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徙,工作的频繁转换,线下诗歌活动的交流,这些网络写作者们或多或少地与上海以及长三角生活场域有着多重的复杂关联,透过文本细读,或者加以归类阐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诗人有着很多互联网新时代语境下写作者共有的一些基本征候。

翻开诗歌报网站本次整理辑录的“新海派诗萃”第一辑十位诗人的作品,更验证了我们之前的推断。这些诗人各自生活于超级大城市及其周边,记载当下时代风景变迁,语词、题材、物象均带着都市化生活烙印,但几乎都竭力避免落入雷同仿制的窠臼,力求传导出一种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和风格。

他们大多都是网络诗歌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创造者。安徽诗人小鱼儿2001 年来沪创办了国内知名的垂直诗歌门户网站“诗歌报”,搭建和维护这个公益性质的诗歌交流网络平台,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功莫大焉。而他提出的“网络诗人”这个概念及其特征,在国内学术界亦属首创,也引起了主流学术界的关注与争鸣,时至今日,不上网交流诗歌的诗人就等于是自我封闭在诗坛的信息孤岛,网络诗歌的全球化交流,正是在“诗歌报”这样的信息平台的推介及印证下迈向了新的阶段与境界。

诗人沈鱼,是来自福建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打起行囊、背井离乡,来到上海这个繁华都市谋生就业,从底层的平凡岗位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在以键盘作笔,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构建一个崭新的自我天地,沉浸于斯,乐此不疲。生活之实与网络之虚交错呈现,工作辛劳之余又有着网络虚拟世界的快意游走。甚至,他还从一个网络诗歌的参与者演变为网络诗歌交流平台的建设者。2005 年左右,在诗歌报网站的协助下,搭建了“硬骸诗歌网”,作为志同道合者的聚集之地。在长年的交流、探究与聚合中,有着更多相互的砥砺奋进,以及写作经验的分歧与愉快争执。但整体而言,在互联网语境下的频繁互动,对于这批身份复杂的城市诗者的写作交流是富有裨益而力避趋同的。

80后青年林溪,来自安徽,世纪初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就业,参与了“新城市诗社”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承担《新城市》刊物的编辑及网络社群的管理,自身的写作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已是驰名诗坛的新锐诗人。我曾经将他的作品编入《新海派诗选》,并评价其诗作“从未离弃与回避关注现实,对难以承载的生命之重和被命运厮打得遍体鳞伤者满怀悲悯,更时常显影出思想的迷茫和困惑。他自觉无法抽离与之格格不入的喧嚣时世,希冀能够冲决困境分身而出,以诗的形式空间来寄寓并抒写自己寻求精神故乡的渴念。”

秦华(巴伶仁),来自无锡,在上海组建了某散文诗社团机构的上海本地化团队,又通过网络运作推动散文诗的互联网交流,并积极参与诗歌朗诵的有益实践与尝试,卓有成效,声名远播。后又创办了与散文诗相关的自媒体,团结了一大批同道中人,为诗歌的光大与传扬竭尽心力,为文学做嫁衣乐在其中。

沪上敦腾,来自湖北,世纪初即在沪创业,扎根黄浦江畔的这个超级魔都,一边谋发展,一边勤创作,用诗歌参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获得诸多上海本土诗人的首肯。这样的诗人是生活的强者,也是文学的圣徒。而他的作品又着实别具一格,形态轻盈,意蕴满溢,于貌似枯笔写意中张扬着一种精神的生力。

梁敬泽,是来自贵州的一位90后诗歌写作者,不但在工余时间舞文弄墨,还是同类人中的佼佼者。2014 年曾在上海读书节举办的“上海农民工诗歌大赛”中获得大奖,走上了上海书展的领奖台。他不是一个人在独自奋斗,如今他还管理着自己的自媒体网络社群,在上海,有着许多和他一样的志同道合者,一起上网,一起写作,共同切磋,精研义理,可谓乐活诗人,可喜可贺。简而言之,他的作品自由敞开心灵,抒写生活感悟,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率真,能够使人产生情志的升华。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1/0318/751.html



上一篇:“贵人开口迟?”可不是正常现象,语言启蒙做
下一篇:语文老师:家长辅导学习,不是学术研究,咬文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