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例谈小学英语语言运用课堂的磨课之路--以译林新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的环节,是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三维一体,是一个学习、研究、探讨、实践的过程。笔者于10月末接到上课任务,开始了三周左右的磨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的环节,是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三维一体,是一个学习、研究、探讨、实践的过程。笔者于10月末接到上课任务,开始了三周左右的磨课。在同伴教师的帮助下,专家教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与反思,受益匪浅。现就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6 At the snack bar为例,谈谈我的磨课体会。

一、教学过程对比

(一)复习环节

【磨课片段1】

新授开始前的复习目的在于回顾上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为新知做一个铺垫。笔者采用两个步骤对“Story time”进行复习:一、呈现图文结合的插图,隐去部分重点句型,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以此回顾Story time语篇。二、以缺词填空的方式概述课文,以此检测学生对语篇细节方面的理解。

【教学片断1】

笔者仍采用Story time插图,但仅用最后一幅,用它来创设情境:“帮助服务员完成点餐单”,进而“帮助服务员送餐”。

T: Mike, Helen and Dad are at the snack bar. Can you help the waitress to finish the order list? What would they like?

S: They would like…

T: Look, the food and drinks are ready. Can you help the waitress to deliver them? What would Mike/ Helen/ Dad like?

S:…

【教学对比】

磨课片段1中,从语篇的逐句呈现到细节复述的过程虽然复习得全面,但从始至终学生只是语篇故事的一个阅读者、旁观者,没有真正地走入故事之中。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完成练习的过程,没有任何趣味性、吸引力。

如何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语篇,让复习不再是总结概述而是有意思的故事延续?笔者采用延展文本情景的方式,将文本复述转为“完成点餐单”任务,将缺词填空变为“送餐”任务,将学生引领到文本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新授环节之Fun time

【磨课片段2】

承接复习环节中不同人物选择的食物,笔者将相应图片从一个盒子里取出贴在黑板上,由此设计一个“猜”的活动“What’s in the box?”。

在学生猜的过程中,教学新单词“rice、juice、tea”,复习以前学过的食品饮料类单词,并将相应图片贴在黑板上。为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设计了“Do a survey”活动,以此活动同时操练本节课目标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T: Look, here are three snack bars. There are many foods. Which snack bar can they go in? Please ask me together.

S: What would you like?

T: I’d like a cup of tea. Can you? Please take out this paper, then ask and answer in groups.

(学生做调查并做报告)

T: Good. The food and drinks are all very nice. Let’s say the rhyme.

(Teach the rhyme, then make a rhyme in groups)

【教学片断2】

磨课之后的讨论发现单词的教学没有溶于句中,目标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意义与设计活动的目标意义不相符,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惑。

经过反思讨论之后,决定带入Mum这一人物形象,进一步延续点餐这一“教材情景”。在这样一个情景下,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好地推进词句教学,更有效地操练目标句型。

T: They are having the food happily! Look, who’s coming?

S: Mum.

T: If you are the waitress , what will you say to Mum?

S: What would you like?

T:Mum is hungry, if you are Mum, what would you like?

S:I’d like…

T: Mum would like…(让学生说),can you read this word?

教学rice

在这一情景下教学单词“rice、juice、tea”并逐步推进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以及“Anything else?”的教学。

【教学对比】

磨课片段2中,“猜”的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单词的教学没有溶于句中;“Do a survey”活动有意识地将名词进行分类,然而这一活动的目标似乎与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意义不相符。

教学片断2中,“词、句”教学相结合,单词不在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有“使用价值”的句子组成部分。同时句型的运用不在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是出于语言交流的目的。而在情境的发展下的词句教学更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词与句的呈现不在是教师的板书,而是学生思维生成的结果,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为了让情景更具完整性,将名词的分类环节舍弃,留于第三课时做重点突破。

(三)新授环节之Rhyme time

【磨课片段3】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Rhyme time并能有节奏地说唱,笔者采用先学后创编的形式: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0/1110/549.html



上一篇:哈佛医学研究表明:“语言暴力”能改变孩子大
下一篇:语言学和遗传学结合,给中华文明探源打开新窗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