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何海霞以色彩为主要绘画语言,找回了传统山水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20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对传统绘画的致命冲击等等,有着悠久传统的青绿山
大家好,我们的鹏举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20世纪80年代,新潮美术对传统绘画的致命冲击等等,有着悠久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少人问津、冷落衰退、发展滞后。多色矿物质颜料的开发利用基本处于停顿状态,青绿重彩山水的技法也一直局限在工笔领域,多延习古制而较少突破。
何海霞舍弃文人画的黑白之色,坚守传统文化的纯正品格,坚持中国绘画古有的审美风范,选择色彩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找回了健康抒情的山水画色彩全貌。在青绿山水画后继乏人的现实境遇中,他孤独跋涉,苦苦探索。“何海霞艺术曾在这种存亡续绝的历史潮流中起到了保存火种、连接传导的作用。
纵观20世纪中国山水画坛,何海霞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其锐劲之笔,浓焦之墨,金碧之彩,目击万里之景营造出的宛若天马行空,至刚至大的西北山水真境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尽管在画坛早有声名,但何海霞在中国美术界奠定宗师地位,则要到1954年他迁居西安之后,与西北画坛的两位闯将赵望云、石鲁结为艺术上的知音,共同开创“长安画派”。1962年,中国美协陕西分会在京举办“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巡展,反响强烈,何海霞、石鲁、赵望云由此被誉为“长安三杰”。
作为与石鲁、赵望云齐名的长安画派杰出画家,30年的大西北生活彻底雄强和丰富了何海霞的创作。长安首先在心态上改变了他,也把“为国家服务”的意识根植入他的内心,并成为他不可更改的艺术人格。此外,兼具南北气象的陕西山水又极好地连接了他的才华和艺术品格,他似乎体悟到一种足以代表华夏的山河气象:意境悠远又雄阔壮大。
没有了何海霞,“长安画派”留给画史的将是传统内涵不足的巨大缺憾。没有“长安画派”,何海霞的山水也不能脱离传统的藩篱,而深入生活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北派山水在20世纪的高峰非何海霞莫属,强烈的西北情怀也必将给后人留下一个难以企及的金碧辉煌的何海霞。
你可以说何海峡的画有张大千先生的影子,也可以认为何老不如石鲁的革命英雄主义来的更强烈更彻底。但何海霞毕竟是何海霞,众人皆尚元韵而其独追宋骨, 紧抓时代精神,高唱阳刚雄风。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0/1030/504.html



上一篇:世界三大“天书”,第3本6个世纪无人破译,疑似
下一篇:还记得这位韩国少年吗,曾4岁懂4门语言,15岁读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