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他是民国语言大师,被誉为“三百年来仅一人”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如此评价他:“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位陈先生的学问不仅让傅斯年叹服,当时的大文豪如鲁迅、梁启超等人对其也是心服口服,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如此评价他:“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位陈先生的学问不仅让傅斯年叹服,当时的大文豪如鲁迅、梁启超等人对其也是心服口服,虽然陈先生没有文凭,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等诸多国家,都不曾获得过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但人家学问之高,是许多人都不能超越的。


这位陈先生便是陈寅恪,学识既精又广,在历史、语言、类学、宗教(尤其是佛教)、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对自己的学问,陈寅恪也是非常自信,曾表示有“四不讲”: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很多高材生以及教授也都特别喜欢陈寅恪的课,比如朱自清、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跑去听陈寅恪讲课,从而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语言方面,因为留学各国,陈寅恪对许多国家的语言都十分精通,此外陈寅恪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过梵文和巴利文、在德国柏林大学学习过中亚古文字和蒙古语,等等,因此具备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


更有盛传陈寅恪通晓包括英、法、德、俄、西班牙、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朝鲜、印地、暹罗等20余种语言。

不过陈寅恪的名字却总被人读错,读成了“chén yín què”,正确的称呼为“chén yín kè”,que音其实是ke音南方方言的变音,而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也是称恪为“què”。


对此陈寅恪从来不纠正别人,有时候朋友忍不住问“为什么不纠错?”陈寅恪便回答道:“有这个必要吗?”不管怎么读,人还是这个人(语言是门非常有魅力的学问,事实上“恪”念成què并非就是误读,而是有口语事实作为依据,陈寅恪对此有深刻了解,自然也就不会特别去纠正对方)。


其实将“恪”字单独拿出来读,很多人还是会读“kè”,如恪守职责等。

民国时期鲁迅“怼人”也是出了名的,如“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搞得现今不少由网友自创出来的“经典句子”还冠上“鲁迅”的名号,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鲁迅却格外尊敬陈寅恪,视其为偶像,另外陈寅恪一生只有过一位夫人——唐筼,值得了解的是唐筼还曾是许广平的老师。

陈寅恪与唐筼相识也特别有意思,1926年陈寅恪从国外游学回来到清华任教,却已是36岁的大龄未婚男性,陈寅恪也不曾有过恋爱经验,其父陈三立好言催促,陈寅恪仍不在意,最终陈三立没法,说“尔若不娶,吾即代尔聘定。”


陈寅恪这才想着解决自己的婚姻大事,与30岁的唐筼在公园里见了面,两人相处得不错,就结婚了。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zonghexinwen/2020/1024/456.html



上一篇:语言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先天就有的?
下一篇:县语言艺术协会举办“朗诵技巧”公益讲座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