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综述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 言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简称珠三角九

一、引 言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简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统计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我国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报告(三卷本)》(1987、1988、1990)、《广东粤方言概要》(2002)等重要论著的研究,粤方言几乎覆盖整个大湾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珠三角九市,基本上都属于粤方言广府片。众所周知,粤方言是我国最重要的汉语方言之一,广府片是粤方言的核心区域。大湾区的惠州、中山、深圳、香港、澳门等地还分布着一定使用人口的客家方言,其中的惠州是粤方言与客家方言相连接的地方。香港、澳门以及中山市境内的一些地方也有人使用闽方言和客家方言。除此之外,大湾区还零散分布着吴语、官话等其他方言。本文将选择若干重要研究论著,重点综述以粤方言为主要方言,以广州、香港、澳门、深圳为中心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研究概况,同时也涉及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客家方言和闽方言研究的大略情况。本文第二节讨论主要方言,即广州及周边城市、香港、澳门的粤方言研究;第三节讨论非主要方言,即客家方言和闽方言的研究。将深圳放在第三节,一是因为在深圳的本土方言中,客家方言占据优势;二是因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心城市,大量的移民使之形成了特别的语言模式。

二、粤方言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研究以粤方言研究最具代表性。据张振兴等《中国分省区汉语方言文献目录(稿)》(2014)的不完全统计,粤方言的研究文献大约3000条,其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广府片方言的多达1200多条,数量非常可观。

(一)广州及周边城市

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需要从广州市以及周边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这珠三角八城市的方言分布说起。珠三角八市日常生活通行粤方言,当然现在也广泛通行普通话。本节主要讨论广州话,也涉及周边的其他城市所通行的粤方言。广州话是粤方言区最有代表性的方言,当然也是大湾区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以至于一般人经常把广州话跟粤方言,甚至跟广东话混为一谈。

广州话的研究有百年的历史,大致以1950年和1980年为界分为3个阶段。

1950年以前,首先应该提到1892年陈澧所撰《广州音说》。这是最早的一篇讨论广州话语音特征的文章,比较确切地说明了广州语音与《切韵》音系的关系,可惜意深言短,不及详论。至于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来讨论广州话的著述,要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要算詹宪慈于1924年写成的《广州语本字》。全书按照事物分类共42卷1450条,每条均有释义、例证,有的还比较其他官话方言以证其为广州本字。该书还为后人留下大量当时的广州话口语资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1940年以后,对广州话的研究更是渐入佳境。其中最重要的是1941年初版,之后一再重版的黄锡凌《粤音韵汇》,这是第一部用国际音标记录和研究广州话的著作。全书正文包括检字索引凡例、粤方言韵目表、粤音韵汇检字、粤音韵汇凡例、粤音韵汇、广州标准音之研究等几部分内容。其中“广州标准音之研究”一章,详细介绍了广州话的语音系统,并深入讨论广州话语音的有关问题。该书记音准确,立论精当,对后来广州话以及其他粤方言的语音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其他如罗常培的《关于广州话入声的讨论》(1932),何禅山的《粤语指南(广州白话)》(1934),岑麒祥的《广州音系概述》(1946),赵元任的《中山方言》(1948),王力、钱淞生的《东莞方音》(1949),等等,都是这个时期讨论广州话及其周边方言的。还有一些论著,如岑麒祥的《粤语发音实验录》(1936)、赵元任的《粤语入门》(英文版,1947),虽然没有冠以“广州”之名,但实际内容也是讨论广州话的。

1950年以后至1980年以前,广州话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并且专注于为推广普通话服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里首先应该提到倪海曙的《北方音·江南音·广州音对照字汇》(1951),这是第一部把广州音与官话语音进行广泛比较的著作,可惜所选比较对象不定,错漏也多,没有达到预期的比较效果。不过,在这之后的广州话研究很快就与文化学习、推广普通话的实际应用联系上了。例如魏曾山的《广州话同音字表》(1953),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的《广州话常用词表》(1953),黄伯荣的《广州人怎样学习普通话》(1957)、《广州话和普通话的语音比较》(1958),陈慧英、白宛如的《广州音和北京音的比较(附常用词、词组、短句对照)》(1958),等等。在这里应该特别提到王力的《广州话浅说》(1957),这是作者为普及粤方言知识而编写的通俗性方言著作。全书采用课文形式,重点介绍如何从广州话类推普通话,找出广州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对照规律。其中讲解广州话时尽可能避开术语,做到通俗易懂,并罗列很多广州话实际口语语料,引发读者的学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广州人或粤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也方便了非粤方言区的人学习广州话或其他粤方言。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qikandaodu/2020/1018/415.html



上一篇:莎士比亚戏剧的早期版本研究
下一篇:语言研究方法浅析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